产品动态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382323032
客服QQ:3234659108
手机:15382323032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830号蒋村商务中心B楼2-8007室
液晶的研究开发史---工业液晶屏
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等人发现神经纤维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物质。
1877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雷曼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到了液晶化的现象。
1883年3月14日植物生理学家斐德烈·莱尼泽观察到了胆固醇苯甲酸酯在热熔的时候有两个熔点。
1888年莱尼泽反复确定他的发现之后,开始向德国物理学家雷曼请教。在当时雷曼制造了一座具有加热功能的显微镜去观察液晶降温结晶的过程,然而从那个时候雷曼就把所有精力完全集中在这类物质上。
1888年出版《分子物理学》,这个是这段时间他在材料物理领域的知识总结,特别是他在书中提出了显微镜研究方法,通过对晶体显微镜和用它所作的一些观察。
20世纪化学家伏兰德利用他的经验预测出了哪一类的化合物最可能呈现出液晶特性,然后在合成获取该类化合物质,之后雷曼的液晶理论被证明。
1922年法国人弗里德他仔细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液晶,把他们分成三类:胆甾型、层列型、向列型。
1930-1960年在弗里德分析之后,液晶的研究暂时进入了低谷,有的人也说,1930-1960年之间是液晶研究的空白时期。其原因,应该是由于当时没有发现液晶的实际应用。但是,在此期间,半导体电子工业却获得了不同凡响的发展。为了能让液晶在显示器中应用,透明电极的图形化和液晶与半导体电路一体化的微细加工技术必然不可缺少。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进步,这些技术已趋向了成熟。
20世纪40年代已经开发出了硅半导体,利用传导电子的N型半导体和传导电洞的P型半导体构成PN介面,于是发明了二极管和晶体管。在电路中为了实现从交流到直流的整个流动功能,要采用二极管,然而要实现放大功能,就要采用电子管。这类大而笨重的元件完全可以由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来代替,不用向真空中发射电子,只要在固体特别是极薄的膜层中,就可以实现整流、放大功能,从而让电子回路实现了小型化。 接着,藉由光进行加工技术实现了二极管、晶体管在内的电子回路图形的薄膜化、超微细化。这种技术简称为微影。
20世纪到60年代,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研究,电子设备已经实现了小型化。上述技术的进步,对于在工业液晶屏装置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材料增多,科学和材料加上工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以及新型显示模式和一些驱动技术的开发,液晶显示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实现了小型化。
1968年美国RCA公司的G.H.Heilmeier发表采用DS模式的工业液晶显示屏装置。在此之后,美国企业最早开始了数字式断码液晶屏手表实用化的尝试。
1971年一家瑞士公司造出了第一台液晶显示器。
最新资讯
- 2024-07-05 高亮液晶屏在工业和航空领域的应用
- 2024-07-05 低温环境下工业液晶屏的性能差异分
- 2024-06-25 立煌的LH0255ZJ01条形屏的相关介绍
- 2024-06-14 高温对工业液晶显示屏封装材料的影
- 2024-06-12 京东方MV238FHB-NG0的简介
- 2024-06-12 深入探讨宽屏分辨率的工作原理
- 2024-06-12 深入探讨宽屏分辨率的工作原理
- 2024-06-06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宽屏触摸屏产品
- 2024-06-06 极端环境挑战下超宽温液晶屏的应用
- 2024-06-05 条形屏是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